公告欄: |
國家食藥監總局在24日的文章中引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明確指出,豆芽制發過程使用的“無根生長素致癌“為謠言,此前數年間多家媒體的報道夸大無根豆芽危害,以至于坊間以訛傳訛讓其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云波此前也曾表示,食品安全領域重典治亂是為了糾偏,但也不能走極端,“毒豆芽”事件就鬧得比較尷尬,矯枉過正了。
食藥監總局在其文章中稱,1985年“8503”無根豆芽生長調節劑研發成功,并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應用,2010年12月22日某媒體曝出不實消息,稱鄭州一豆芽生產戶所用的“無根生長素是一種激素類藥物,其中五種添加劑均可致癌”。食藥監總局還在其文章中一并梳理了謠言的發酵及辟謠過程。
文章指出,針對這一謠言,2011年1月25日“果殼網”謠言粉碎機版塊發布文章對其首次辟謠。
然而2011年無根豆芽生長調劑其中兩種物質被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雙雙排除出食品添加劑目錄后,無根豆芽自此被歸為“毒豆芽”開始遭到各地清查。
隨后幾年間多家媒體發表沒有科學依據的烏龍報道,夸大無根豆芽危害,以至于坊間的以訛傳訛讓無根豆芽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說,如2011年4月20日《法制新聞》定義沈陽無根豆芽為“使用有害非法食品添加劑”。
食藥監總局的文章中指出,2015年1月13日,北京地方網站聯合百度知道將其歸為“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15日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通過《澎湃新聞》發布研究報告再次進行辟謠。2015年5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農業部、國家衛計委聯合出臺了《綠色食品芽苗類蔬菜》標準為豆芽中無根劑使用劃定限量。